6月15日,十一届区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员大会召开。会上,部分会员结合工作经历、履职实践作了交流发言,畅谈在调查研究、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做法经验。现予选载,供交流学习。
刘庆江
一、调查研究是基础,要舍得跑腿
理论来源于实际,没有一线的情况调查,就不可能形成有价值的理论材料。正如本届国务院总理李强所说:“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到基层全是办法”。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每一位党员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我坚持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到园区企业、村社院坝、居民楼栋、街头巷尾等基层中去,到情况复杂、问题突出、矛盾集中的地方和单位中去,实实在在听诉求、听建议,向群众学习,向群众了解,向群众请教。
二、结合实际谈实事,要实事求是
有了一线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为后续针对性解决问题打好基础。必须坚持唯实争先,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主动发现困难问题,又要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制定工作方案。就镇街工作来说,如何高质量做好基层社会治理是当下基层工作重要课题,因此我的研究的大多围绕基层社区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矛盾纠纷化解、安全生产防范等领域,既是本地区本领域问题解决的现实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市委统筹发展和安全,一体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的具体行动。
三、提供决策当参谋,要言之有物
有了一手资料,提出具体方案,最终还要看是否能对上级决策提供参考和帮助,能否呼应百姓诉求、书写好服务民生“新答卷”。我的观点是提出意见建议一定要直击要害、直奔痛点,什么措施解决什么问题,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切忌苍白空洞、堆砌辞藻,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最后难免“空对空”,洋洋洒洒万言却只能束之高阁。
(作者系区政协委员,巴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汪少飞
一、始终聚焦政协开展理论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作为政协的一份子,开展理论研究既是履职需要,更是政治要求,需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一是深刻领悟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等是政协理论研究的根本遵循、源头活水,必须常学常悟、常学常进、常学常新。二是深刻理解工作的根本任务。政协理论研究是对政协工作思考的深化和升华,需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本质性、突破性探索,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助推高质量的政协工作。三是深刻把握工作的根本原则。政协理论研究需做到学术、政治“双把关、双过关”,在彰显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确保研究行进在正确的方向。
二、始终聚焦实际开展理论研究
政协理论研究不是以理论证明理论,而是要“天线接地气”,大做“特”字号文章。一是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我们的研究也要立足历史实践、当代实践,坚持“两个结合”的理论品格,践行“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的方法论。二是研究要突出重庆特征。重庆是“政治协商”的诞生地,这是我们开展政协理论研究的独特优势,在具体工作中要善于放大这一特色,在传承中创新。三是研究要体现九龙特点。理论的力量在于实践。我们的研究不是整理档案、不能束之高阁,而是要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做有九龙坡辨识度、标志性的研究。
三、始终聚焦发展开展理论研究
事物是运动发展的,政协事业是不断向前的。高质量开展政协理论研究,需学好唯物论、用好辩证法。一是善于察时。开展理论研究,要善于用政治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具体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认知我们目前所处的历史方位、时代方位,绘好工作的时空坐标,以小切口呈现大场景。二是善于察事。俗话说,一沙一世界、一物一乾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多的是在“解剖麻雀”,外行可以看热闹,但我们要内行看门道,这样文章的论述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三是善于察势。开展理论研究需时刻保持敏锐的思维,学会见微知著,致广大而尽精微,在苗头性现象中发现趋势性走向、在普遍性联系中理出规律性认识,牢牢把握思维的主动、理论的主动。
四、始终聚焦创新开展理论研究
缺乏创新的理论研究是没有活力的,更是缺乏实践力的。政协理论研究要发挥作用、达标达效,需在内容上多迈新步。一是有新的高度。开展政协理论研究,我们要变“完成任务”为“完成使命”,秉承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站在前人智慧的高地上,更新存量、做出增量。二是有新的角度。换个风景我们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换个角度我们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政协理论研究唯有冲破思维的条条框框,用不一样的理念主导不一样的叙事,才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三是有新的深度。开展理论研究,我们时常苦于凑字数、堆词藻,始终不得其门而入。与其低质量的行动、不如高质量的思考,把功夫用在脑力、脚力上,多调查、勤研究,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针见血的观点远胜离题万里的语言。
(作者系区政协常委、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