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员会
种好协商民主“示范田”——九龙坡区政协深化政协委员履职改革小记 [来源:重庆政协报  更新时间:2024-09-14  文章录入:九龙坡政协  浏览量:420]

高标准打造全市首个区级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形成“区政协专委会+镇街政协委员工作站+界别政协委员工作室”联动发力的工作格局;开展协商议事活动292场,委员参与面提升至90%以上,助推解决重大民生问题和企业发展难题376个……今年7月,九龙坡区政协委员履职改革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基层改革典型案例(第二批)》,成绩着实亮眼。

9月2日,记者深入了解了九龙坡区政协深化政协委员履职改革背后的实践。该区政协以委员履职改革为突破口,扎实强党建、筑阵地、搭平台、抓管理,探索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种好了协商民主“示范田”。

强党建 “明”履职方向

“改革必然会聚焦‘两个薄弱’突出问题,而改革动因也出于此。”该区政协有关负责人介绍,事实上,区政协很早就在思索政协委员履职改革。近年来,区政协委员数量虽持续保持在330名左右,分布在28个界别,但存在履职意识不够强、履职渠道不畅通、履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直面问题,改革举措更有针对性。“首先是重构党建统领机制,让委员履职方向更明晰。”该负责人说,区政协在各专委会、各镇街政协委员工作站分别设立特设党支部,建立每名中共党员委员分别联系1至2名非中共党员委员的机制,实现了党的组织在基层政协的全覆盖,大力推动了政协党建与政协履职互动共促,以及组织活动和基层协商“两个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政协在量化考评履职成效、定向反馈履职结果、全力提供履职保障方面持续加码,创新出台《关于支持和服务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办法》,推出支持政协委员发展等“十条举措”,率先建立政协民主监督同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作机制,保障政协委员有序参与民主监督;探索建立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三办”联合交办督办工作机制,扎实推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落地见效。

筑阵地 “固”履职之基

协商阵地是委员履职基础之一。要改革,健全协商工作阵地是一大发力点。

今年2月,全市首个区级协商民主实践中心正式在九龙坡区开门“迎客”,有趣的数字人讲解互动、丰富的履职成果展示、“政协九说”等特色品牌宣传无不让人驻足观看。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开展“渝事好商量·九龙政协来帮忙”协商、政协沙龙、委员培训等政协履职活动近40场。

而与其同步建成的,还有以“和合”文化为主题的协商文化公园,以及桃花溪畔500米长的协商文化长廊。“‘一廊一园一中心’成为了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新型阵地,是具有辨识度的有效载体和抓手,有利于提升委员履职能力、拓宽委员履职渠道。”该区政协委员陈谦说。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该区不仅在全区13个镇街分别设立政协委员工作站,还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九龙坡区域的6个镇设立了2个片区政协委员工作站,由各镇街行政“一把手”作为区政协委员并担任工作站站长,统筹站点的各项日常工作。同时,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在重点村(社区)、园区、商圈、公园、楼宇等设立基层协商点,累计建成各类协商阵地106个。

搭平台 “畅”履职渠道

8月15日11时10分,76岁的居民彭阿姨和好友来到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食堂,不到1分钟就选好饭菜落座。“之前排队的人特别是上班族较多,饭点排队时间长,现在提前开餐方便多了!”彭阿姨向记者说起了社区食堂的变化。

原来,几个月前彭阿姨因为排队时间长问题,扫描食堂内的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点二维码提出建议,希望社区食堂能合理优化开餐时间。很快,该区“城市更新·惠民利民”委员工作室就收到这条建议,现场核实后反馈至九龙坡区政协。

随即,该区政协召集部分区政协委员和食堂运营方进行专题协商,商定将开餐时间从11时30分提前至11时。自5月20日起,老年人可以提前到食堂用餐,上班族用餐时排长队现象也得到了很大缓解。

这其中,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点二维码俨然成为委员履职的一大新平台,让委员履职渠道更顺畅。

据了解,近年来,九龙坡区政协大力推进数字政协建设,在全市率先建成“九龙智慧政协”大平台,开发运行了政协委员履职服务平台APP,并积极推广“数字人交互问答”等场景应用。今年,该区政协全面推广使用“重庆数字政协”平台,创新打造“提案答复函预审”特色功能模块,有效提升了政协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