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员会
工作室建在一线 政协委员就在身边 [来源:光明日报  更新时间:2024-10-10  文章录入:九龙坡政协  浏览量:730]

“路修好了,给我们省去不少麻烦,一年能多挣好几万元!”说起村子里的变化,重庆黔江区太极镇太河村的养蚕大户韦菊芳对家门口的瓦熊路赞不绝口。

瓦熊路,这条连接着太河村桑蚕产业的出行主干道,因为征地难等复杂因素,开通二十多年来迟迟得不到更新,路况变得泥泞不堪。车难行、人难走,大伙儿平日运点啥都得肩挑背磨。针对这一情况,2022年9月,重庆市黔江区政协“三农知音”委员工作室积极走访调研,组织相关区级部门、镇村以及群众代表协商,统筹资金需求,解决土地问题。历时三个月,这条“泥泞路”终于变身“便民路”,成了带动周边桑蚕产业的“致富路”。

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重庆市各级政协通过建设委员工作室强化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像“三农知音”一样职责清晰、运行规范、作用明显的委员工作室越来越多,促使政协委员有组织、常态化走向基层一线、走近界别群众,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履职为民。


找对切口 委员履职更精准

“前期设计没考虑到这些安全隐患,后面生产车间落地的时候请一定做好改进。”

一一排查车间安全隐患,与企业负责人研讨了改进措施,重庆市政协委员、梁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罗春方才结束了当天的入企调研。临走时,她不忘叮嘱:“过段时间工作室给园区企业做生产培训,顺便收集大家的问题和需求,一定记得来啊!”

深入辖区企业勤监督、送政策、出良策、解难题,早已是罗春的工作常态。自从今年梁平区政协“双桂科创”委员工作室成立后,罗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更丰富了。

“立足梁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我们更明确了加强联系哪些界别群众,力要往什么方向使。”罗春说,围绕高新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来自区科技局、经信委等多部门政协委员的优势,“双桂科创”委员工作室找准了切口,避免了空泛的“联系群众”,成为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法规咨询以及相关配套保障等服务的特色鲜明的平台。

明晰了定位,委员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尤其是将企业界的委员纳入“双桂科创”委员工作室后,政企委员间的距离近了,日常交流更频繁,大家都对园区发展有了更多思考。

找对切口、建章立制,当前,重庆市政协已面向全市,打造了200余个有场地、有标牌、有制度、有活动、有台账的市、区级委员工作室,明确委员“联系谁、怎么联系、联系什么”等问题,为委员拓展履职渠道、畅通联系路径提供规范化平台。

“除了‘助力教育’委员工作室等界别委员工作室,我们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立金融中心委员工作室、二渡乡村振兴委员工作室、‘双桂科创’委员工作室等关注特定行业、产业、区域的委员工作室,帮助委员们切中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与群众关切。”重庆市政协联络委主任周旭表示。

打好制度基础之余,重庆市政协还持续细化委员工作室制度机制,积极稳妥推动各区县委员工作室在增点扩面、制度规范、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等方面走深走实。


集思广益 理顺基层复杂事

“我们村张大哥身份证快到期了,但他卧病在床行动不便,家住得还偏僻,怎么办啊?”

“我们是九龙工业园区的制造业企业,收到了国外专业展会的邀请。可是几名技术人员没办护照,眼看展会日期就要到了……”

近日,在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一场专门针对群众暑期办证高峰展开的为民服务活动吸引了大批街道群众。来自区公安局的政协委员一边记录,一边解答着居民的疑问。

“中梁山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近一万个市场主体,委员工作站常能收到大量复杂问题的反映。”九龙坡区政协委员、中梁山街道办事处主任苏有恒介绍,为此,九龙坡区政协组织委员重心下移,在街道和村(社区)分别建立委员工作站和工作点,配齐、配强政协委员力量。仅中梁山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就入驻了行政司法、妇女儿童、工会、商会等不同领域的委员24名,助力解决街道的繁杂事务。

“以前单兵作战,委员们更多围绕本职工作开展履职活动,现在有了工作站统筹,大家组成一个团队,能做的事和做事的方法都拓展了。”苏有恒说,比如2023年6月工作站成立后,委员们持续协调各自渠道资源,发起成立面向街道困难群众的社区公益基金,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帮扶。

有了公益基金,中梁山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常态化开展“点燃微心愿”“护苗行动”等扶弱济困行动,每期由五六名委员为贫困家庭、特殊群体提供爱心帮扶。除此之外,街道的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治理等公共事务也在公益基金的推动下逐个提上日程。老百姓参与基层治理事务协商的意愿强了,协商结果落地的效率也有所提升。

“委员工作室的建设坚持务实管用理念,考虑专委会、界别的各自特点和优势确定工作室委员搭配,以立足实际、就地就近、注重实效的原则促进委员发挥能动性,提升委员工作室综合集成工作水平。”周旭介绍,目前,重庆已实现委员工作室在38个区县全覆盖。通过统筹效能,结合突出务实、强化引导的考评办法,委员工作室正持续帮助政协委员强化意识、转变思维、丰富手段,打通联系界别群众的“最后一米”。


守正创新 难题有了新解法

“玉华,感谢你们这个平台哟,今天我又卖了几十单,赚了一万多块!”利落地分割打包好眼前的现宰牛肉,只等快递员上门取货,綦江区赶水镇农户程世现终于抽出空来,迫不及待地拨通了綦江区政协委员金玉华的电话。

与此同时,被鲜牛肉、干花椒、土鸡蛋等土特产塞得满满当当的綦江区融媒体中心演播室内,工作人员正兴奋地浏览后台数据——四个小时的直播,土特产销售总额达80多万元!

“不少产品通过直播赢得了口碑,回头客越来越多。”金玉华说,每星期一次的直播卖出不少乡村好货,村民增收有了盼头,自己也颇感欣慰。

金玉华来自媒体行业,当选区政协委员后,她给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传媒业的委员该怎么履好职?去年,綦江区政协成立媒体委员工作室,帮助金玉华找到了答案。

“綦江有不少来自媒体的区政协委员,工作室把大家拢在了一块儿,让大家共同发挥媒体平台和人才优势,创新履职手段和渠道。”据金玉华介绍,綦江媒体委员工作室成立后,聚焦乡村振兴,发挥直播技术、渠道优势,已牵头策划了“我为乡亲卖土货”“直播晒秋”“直播百村·数字百村·企兴百村”等多个公益直播活动。媒体委员工作室还创建云端学习、云端问政等履职平台,与其他委员工作室联动履职,为乡村振兴、人才孵化、创新创业等建言献策。

“借助大美綦江客户端、綦江微发布视频号等媒体渠道,媒体委员工作室邀请綦江区30余名委员、90多个部门负责人常驻平台,通过网络接受群众点单式提问。”金玉华说,截至目前,该工作室搭建、运营的多个媒体平台共发起超80次云端活动,收集群众问政信息250余条,根据群众意见建议组织“渝事好商量”等协商活动累计28次。

在重庆,政协委员工作室建在了一线、落到了群众身边。3200余名各级政协委员入驻工作室,“微协商、微建议、微监督、微服务、微课堂”等“短直快”“小活新”的创新活动层出不穷,“一件事”“场景化”等新颖高效的数字化履职方式全面开花。一年多来,重庆市各级政协委员工作室累计开展宣讲宣传超690场次、收集社情民意1670余条、组织协商建言600余次,共面向4300余项群众需求展开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等工作,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